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

大溪打鐵寮古道

兩週前爬白石山,錯過了東興橋,今日特來拾遺。
東興橋是打鐵寮古道上的百年糯米古橋,
與太平橋、濟安橋,三座古橋是古道上的旅遊重點。
而打鐵寮古道則是昔日大溪與復興巴陵之間往來聯絡道路。
古道入口位於大溪三層派出所旁邊的道路進入約六百公尺,入口農家設有停車場。
我則早早停於派出所旁的路口,
不是為省五十元停車費,而是道路狹小,
會車技術差不敢貿然前行啊!
後來發現走這段田間小路,
兩旁綠油油的休耕農田,陽光乍隱忽現,
充滿鄉間純樸的悠閒,倒也不覺難行。

小農的茶樹園,正綻放白色小花。

轉個彎便進入古道。

字跡斑駁的「太平、濟安橋」建橋紀念碑

太平橋,
橋頭石柱、橋面護欄以及殘存的一個舊拱形橋墩,都很特別。
橋下溪水碧綠。
水花濺起,透過陽光折射如繁星點點。
太平橋,大正十五(西元一九二六年)年夏竣工,近九十歲囉。

濟安橋,
拱形橋面、橋柱,青苔,古意盎然。
一股煙燒味撲鼻,別以為畫面是雲霧裊裊,實是煙霧擾人,
就跟上回在小烏來看到小販在烤香腸引起的煙霧一樣~

大小不一的鵝卵石舖路,
兒時赤腳踩跳玩耍的記憶浮上心頭。

路徑旁,台灣油點草陸續綻放。

這路徑,看似北插天山往水源地的小旋谷。

古道蔓生蕨類植物,步道變得狹小。
石階,
陰涼潮濕,是苔蕨類的最愛,
所以登山鞋很容易打滑,上行倒好,下行則須非常小心。



不知不覺便來到廢崗哨(鞍部),與上次從慈湖走白石山的路徑會合。
一路走在山林裡,涼爽舒適,再望後慈湖,越過崩塌處,往下延溪而行。

溪水清澈,涼風徐徐,閉目深呼吸。

這回可不想再錯過,東興橋的建橋石碑,
座落在路徑邊的大石上,與週圍的植物連成一體,很容易就被忽略,
還好這回有先做功課,
行之將近,放慢腳步,方不至於再度錯過。

石硼土地公已有人供奉水果,以雙手誠心參拜。

過土地公不久,
右邊樹幹綁著登山條,有一條不明顯的越溪小徑,
左邊枯竹上有小小的紙牌標示往東興橋的方向。毫不考慮越溪而行。

溪上大小岩石錯落,須小心踩踏,以防濕滑。

過溪,馬上給你一份波邊格菌。(灑花...)

再經兩個小彎土路

轉個彎,映入眼簾的古樸小橋,青苔密布其上的東興橋就出現在眼前。

有橋就有溪流,此處光影閃爍,水面波光粼粼,投射於枝葉端,閃閃動人。
小瀑流水淙淙,更顯詳和中的寧靜氛圍。

這個天然石盆,應該有很多用處吧!

等遊客都離開了,再恣意賞玩古橋。


繼續前行探索古道

又遇溪流小瀑

過鐵欄,先往(右)百吉隧道尋找白石湖,回程再往左行接回木橋。

過溪

遠處溪流受光照射,呈獻光明的不同色調。

步道漸離溪流,往山坡急上,有遊客從另一方而來。
爬上小山坡,路徑變的平緩寬闊。

土路將盡,右側有通往石厝坑山的岔路,不知遠近,不取。
行走至柏油路後,未見白石湖,旋即折返。

綠茵茵的山路,心情變得格外輕鬆。

過木橋

 斜陽下,旅人的行腳。

阿母伯柑仔店遺址,已被苔蕨類吞噬,幾不可見!
若非同學眼尖,恐怕又難以邂逅。

清幽的古道

走回古道入口處的田野小路,賦歸。

邊走邊玩賞,來回約花了四小時,是一條非常清幽的山徑,很值得一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橫嶺山+沙蓮山O型路線加碼笛吹山

今日主要目的地是橫嶺山,自大雪山林道的橫嶺山隧道口起登約1.51K,來回才3K左右,因此大部分的人,大都會再走沙蓮山,再從工寮遺址接回自然步道,連成一個小O路線返回隧道口,大約7K左右,依樣畫葫蘆照著計畫出發囉。 入口的自然步道平緩寬闊,兩旁杉林高聳,約900M之後,左轉陡上到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