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神社:為全台唯一保存完整的日本神社 ,建於昭和十三年(民國二十七年,西元1938年)現供奉鄭成功、劉永福、丘逢甲之遺像及拒清抗日先烈神主牌位,改為桃園忠烈祠,為國家三級古蹟。
今日洽逢免費導覽員解說,及一組著日式和服拍照人員,一群寫生作畫者。
爬上第一階段參道,眼前寬闊,左右兩側各有3座石燈籠及草皮廣場,左邊已改為停車場,楓樹圍繞,右側古樹盎然。
重建後的石燈籠。
左邊草地楓葉飄滿地,陽光灑下,色彩斑斕。
入冬,仍見深秋的楓紅。
陽光讓紅葉主角分明。
即使受傷,依然有它的美。
穿越鳥居(僅剩一根橫樑,倒像雙十),進入神域範圍。
左側手水舍,是信眾在進寺廟之前,先在此洗手、漱口、象徵洗淨身心後, 才可至神前敬拜。手水舍是以四支木柱蓋成涼亭樣式,屋頂包覆銅片,經過歲月,呈現青銅色。
社務所旁,這位大哥手壓著的,可是石燈籠的基座原物啊!上刻有昭和13年呢!
正要起步奔馳的銅馬雕塑,腹部刻有菊花形紋樣的神社神徽,不過已遭破壞。
銅馬英姿。
進入拜殿前階梯兩側的高麗犬,左右各一,為民國75年依原有照片重造安置。
爬上石階,抵達中門,兩側的瑞垣,是一排以台灣檜木製成的木造迴廊,作用類似圍籬,可適時遮蔽,直視本殿的視線,以避免冒瀆了神威。
中門,是「切妻造」式(懸山頂式)造型,屋頂銅皮瓦。 入口懸掛著「國魂」兩字匾額。
穿過中門,抵達拜殿前的廣場。拜殿,是神社範圍內最大的殿宇,中間及左右各有一殿。
主殿又稱為「神殿」,面積小,基座高台以磨石子建造。 依日本神廟的規矩,參拜者只能在拜殿對著主殿祭拜,只有主祭者才准進入主殿。主殿以檜木製造,屋頂亦為「切妻造」,包覆銅皮瓦,。主殿向拜面之下,有海老虹樑(海老日文之意為蝦,取其外型為名),兼具優美造型及建築結構力學作用之橫樑構件。登上主殿的木梯, 梯面極淺,為「半步梯」,以示祭者對神靈之敬畏之情。
神殿之圍欄。
走回中門,搖望來時參道。
於中門檜木迴廊流連。
社務所後方木造建築,屋瓦青苔處處。
步出鳥居,一群鐵馬騎士到來共賞。
連廣場草地上的小花,都肅然起敬。
靜靜佇立的石燈籠與四季變換的楓樹。
停車場旁邊優等級的古蹟洗手間 ,門還是跟小時候一樣,用木栓關閉的呢。旁邊有兩三棵楓樹點綴。
這楓葉中間金黃,邊緣鑲上火紅。
賞楓後,行走旁邊的虎頭山紫色步道,突見大於腳掌的粉白色優美多孔菌,層疊生長於段木上。
回望步道入口。
台灣紅榨槭。
也有這樣的步道。
原路走回停車場處取車。
整理完成於103年1月11日深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